17204711414
当前位置:内蒙古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地区动态

阿拉善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探索

2019/7/14 19:30:41

评论: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其本质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倡导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在要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最西部,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另一方面自然资源相对富集,如何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阿拉善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问题意识:阿拉善盟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阿拉善盟属于我国西北典型的荒漠化生态脆弱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组成部分,其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阿拉善盟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阿拉善盟属温带荒漠干旱区,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沙漠、戈壁、荒漠草原各占总面积的1/3,适宜人类生产生活面积仅占总面积的6%,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年均降水量仅为40毫米、蒸发量高达3500毫米以上,地下水可开采量只有4.8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度分别为8%和23%,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根本恢复。

  生态战略地位重要。阿拉善盟地处我国干旱区的最东端,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处于由干旱区向东部季风区过渡的枢纽地位,生态缓冲带的性质特别突出。2009年1月,中科院向国务院呈送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生态困局与对策的报告》中指出,阿拉善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沙尘源区,也是我国抵御风沙侵袭的第一道重要生态屏障和缓解气候变化的主要廊带,阿拉善的生态状况不但影响毗邻地区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以及华北和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甚至北美地区。

  生产力布局分散。阿拉善盟是内蒙古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特别是全盟农村牧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9%以上,户籍人口800人以上的嘎查村仅占3%左右,三旗旗府所在地距离都在500公里以上,30个苏木镇和198个嘎查村之间的距离少则几十公里,多则几百公里,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通达能力弱。

  产业结构单一。阿拉善盟矿产资源较为富集,但产业发展较多依赖煤炭、原盐等资源开发,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化和重型化特征较为明显。全盟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7:59:36.3,二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其中煤化工、氯碱化工和金属矿产采选加工等传统产业占比达80%,传统粗放型产业仍然是拉动全盟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业、沙产业、清洁能源和口岸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规模集群效应,独特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

  生态保护建设任务艰巨。阿拉善盟行政面积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任务重、历史欠账多,同时阿拉善盟也是全国欠发达地区的欠发达盟市,经济发展起步晚、底子薄,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十分有限。2018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28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亿元,全年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支出达35.2亿元,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生态环保资金投入和监管能力建设远不能满足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需求。

  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决定了阿拉善盟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既是现实考量,也是政治任务,更是全盟各族群众的热切期盼和阿拉善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理论遵循: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阿拉善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回答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关系问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新发展,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方向指引和行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明确指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要求内蒙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阿拉善盟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组成部分,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阿拉善的底色和价值在绿色,责任和潜力在生态。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理念,遵从自然生态演变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将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环境可调节、可维持的范围内,决不能让今天的发展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让短期利益成为长远利益的羁绊,让当代人影响后代人的发展;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阿拉善,还阿拉善以宁静、和谐、美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增强阿拉善盟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位,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一条,把绿色列为新发展理念中的一大理念,把污染防治列为三大攻坚战中的一大战役,充分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推动阿拉善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事情,不能抓一阵松一阵,更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

  增进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意味着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宜居的环境,关系着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阿拉善盟各族人民自古敬畏自然、尊崇自然、珍爱自然,视天地为父母、水草为衣食,种草植绿、护山惜水,盼环保重生态的愿望强烈。推动阿拉善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让老百姓享有更多的绿色福祉。

  实践探索:阿拉善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是不要发展,也不是延缓发展,而是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的提升,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推进阿拉善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把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阿拉善盟实际结合起来,想方设法打通把阿拉善戈壁沙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阿拉善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从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出发,以绿色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关键在思路,关键是要换脑筋、换理念、换思维,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谋划发展的根本前提,自觉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推动发展、指导实践的具体行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的战略定位,充分认识到保护好阿拉善盟2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生态环境,是必须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对国家的最大贡献。要站位全局,科学谋划,完善思路,明确定位,在功能定位上,把阿拉善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示范区;在开放定位上,把阿拉善建设成为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国际大通道;在产业定位上,把阿拉善打造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家重要的军民融合空天基地、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沙产业示范基地。

  从地广人稀的实际出发,加快推动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从阿拉善盟地广人稀的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按照“三区三线”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着力构筑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工业集中发展,坚持园区集中、产业升级、环保达标,坚决关停整合小而散、环保不达标的工业园区,推动全盟工业企业向产业基础好,有水保障、有人支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的园区集聚,突出把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千亿元绿色园区。推动农业收缩发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耕地、以水定作物,严格控制农业种植面积,严禁新开耕地、超采地下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特色农业。推动牧业适度发展,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适度发展生态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高端畜牧业,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手抓,科学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引导人口、生产要素向城市、乡镇、人口集中的行政村集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促进城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从生态脆弱的实际出发,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度,加快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严格落实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补助奖励、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等政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巩固提升生态保护建设成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行动”,抓好重点行业污染源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推进“碧水行动”,强化河湖长责任制,抓好额济纳河、居延海生态治理,深化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治理,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深入推进“净土行动”,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深化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巩固提升腾格里环境整治、贺兰山生态环境治理、胡杨林保护区退耕等成果,加快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公园建设和湿地恢复,让阿拉善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沙更净、空气更清新。

  从产业结构单一的实际出发,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立足阿拉善盟资源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低端、过剩产能,构建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让浩瀚戈壁沙漠成为阿拉善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牧业,重点发展有机农业、高端畜牧业、精品林果业、休闲农牧业等特色产业,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走特色、规模、绿色、高端、精品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推动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工艺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实现产业产品向高端高质迈进,推动煤盐化工产业交叉互补、循环耦合发展,打造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依托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额济纳胡杨林、东风航天城等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旅游景区,办好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巴丹吉林沙漠旅游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做大做强“苍天般的阿拉善”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依托苁蓉、锁阳等阿拉善盟特有的沙生植物资源,做精做优特色沙产业,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依托阿拉善盟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加快阿拉善1000万千瓦风光电基地和阿拉善—上海庙16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依托阿拉善驻军多、兵种全的优势,大力发展军民融合空天技术产业,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军民融合空天基地;依托策克、乌力吉两个国家开放陆路口岸,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努力把阿拉善建设成为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国际大通道。

  从生态保护建设任务繁重的实际出发,充分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各方力量的“大合唱”,而不是政府的“独角戏”。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建设,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绿色发展等内容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中小学教育体系,弘扬良好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头脑、融入血液、化为行动。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增强全民节约资源意识,强化良好环保习惯养成,把生态理念内化为人的道德修养、外化为人的行为习惯,营造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投入保障机制,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鼓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蚂蚁森林等社会公益力量扩大生态建设规模,在全社会形成共同谱写新时代美丽阿拉善篇章的生动实践。

  从制度机制建设滞后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加快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机制,依靠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作保障。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从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离任)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的约束和震慑作用,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领导干部谋发展、作决策、上项目的自觉遵循。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地方发展评价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将考评结果、督查结果与干部使用、绩效管理结合起来,以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落实“绿色导向”、促进“绿色转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草原、森林等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覆盖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建立环保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长效机制,推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守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准入,坚决把不符合环保要求、产业政策的项目和落后产能拒之门外;充分发挥群众生态保护建设主体作用,构建居民群众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生态保护机制。

  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阿拉善盟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切实增强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定性、自觉性、主动性,以更大的决心、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为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作出应有贡献。


阿拉善日报  杨博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17204711414
  • Q Q: 9566669
  • 微信: qq9566669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内蒙古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蒙ICP备11003757号  |  技术支持:凡上网络(v2023.2)  |   蒙公网安备15010202150171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