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4711414
当前位置:内蒙古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地区动态

兴旺产业促脱贫 振兴乡村富百姓——凉城县推进产业扶贫综述

2019/11/22 21:36:37

评论:0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讲话,如一股清流吹进凉城大地,更加坚定了各级干部群众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信心。

  近年来,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凉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我市关于产业扶贫一系列决策部署,把产业扶贫作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主攻方向,这个曾经“一方水土不能养富一方人”的区贫县,正不断盘活“农林牧、山水田”资源,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区域联动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与农业产业扶贫的有效衔接,以杂粮杂豆种植业、肉(奶)牛和肉(奶山)羊养殖业、林果和饲草产业、文化旅游业、劳务经济产业5大主导产业为主,积极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化项目,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19年初,全县共有贫困户8477户19206人实现了脱贫。

  加强顶层设计构筑产业扶贫“环线”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发展产业,就是要让老百姓吃上“产业饭”,夯实脱贫致富根基。基于这一认识,凉城县积极作为,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筑产业扶贫“环线”:

  ——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调整充实凉城县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产业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调度、考核考评等工作,为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明确产业扶贫思路。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了2018年——2020年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产业扶贫的思路和目标,即一是大力引进、培育经营主体,引导发展主导产业,壮大产业规模,让更多贫困人口融入到全县的主导产业发展中。二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首先考虑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通过订单包底、流转租用、就业创收等形式建立稳定的利益链接,引导、扶持发展县域主导产业。三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扶持他们与龙头企业通过资产收益、托管分红等形式建立稳定的利益链接,实现稳定增收。

  ——总体布局主导产业发展。立足农牧业资源禀赋,确立了发展杂粮杂豆种植产业、肉(奶)牛和肉(奶山)羊养殖产业、林果和饲草产业、文化旅游助力扶贫产业、劳务经济产业五大扶贫主导产业,形成全方位立体产业结构,农牧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靠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日子越过越兴旺。

  ——统筹谋划特色产业发展。立足优势产业,及时出台了《凉城县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工作方案》,结合贫困村实际,因人因户指导发展生产。据悉,全县共抽调132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对全县132个行政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协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产业脱贫计划,逐户量身定制脱贫措施,稳定和深化产业扶贫政策。

  ——抓好工作调度。县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调度会、现场观摩、定期通报等措施,适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务实有效的顶层设计引领下,一项项内容翔实、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和产业扶贫计划先后出台并逐步完善,真正实现了“产业兴、百姓旺”“产业绿了青山,鼓了百姓腰包”。家住凉城县麦胡图镇郭家村的何虎仔就是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自脱贫攻坚以来,何虎仔“加入”海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培训学会科学养牛,从最初的“打工仔”变成如今的养牛大户。有了公司做“靠山”,卖牛有保障了,何虎仔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贫穷”二字被何虎仔甩开,依靠产业富起来的他每天都乐呵呵的。按照产业扶持全覆盖的要求,2019年凉城县要投入产业扶持资金7325万元,对有劳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不附加任何条件予以“菜单式”扶持;对无劳动能力的全部与龙头企业链接。其中村级集体经济投资100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年内132个行政村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每个乡镇打造1个示范村,收入突破30万元。

  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利益链接机制建立稳定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抓好产业扶贫,关系到脱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推动产业扶贫落地生根,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凉城县直面脱贫现状、直击贫困源头,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上狠下功夫,通过采用壮大一批、新建一批、引进一批等方式,加大对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培育。同时,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新型主体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托管、股权合作、吸纳就业等方式,与贫困户形成稳定产业利益链接机制,实现了将市场和贫困户有效连接起来,持续增加其收入,确保稳定脱贫的目标。海高牧业“四型扶贫模式”,就是该县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实现产业扶贫的一个典型。海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凉城县本土的一家老牌企业,在政府的引领下,其以其生产能力和拥有的技术、资金以及信用优势为核心,引导农户参与到企业产业链中,通过建立“托管型”“订单型”“流转型”“打工型”四种扶贫模式,吸纳贫困户购置基础母牛或签订草玉米订单、土地流转和入企务工,千方百计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有效实现企业、贫困村、贫困户三方共赢的目的,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引领广大农民加入企业“抱团”致富,解决了凉城县部分贫困户脱贫难题,助力该县脱贫攻坚。奶山羊产业是凉城县的农牧业主导产业、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脱贫致富的战略产业,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该县将其作为重点扶贫产业来培育。凉城县骏羊牧业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公司新建5000只标准化奶山羊养殖场六处,从国内引进优质奶山羊8400只,从国外进口优质萨能、吐根堡、阿尔卑斯三个高产品种奶山羊种羊600只。采取自建自营模式,由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培育产奶量高的优质奶山羊,打造现代养殖、育种扩繁示范牧场,为全县奶山羊养殖作出示范效应。公司优先收纳贫困户入场养殖,并且通过“公司+农户”形式,吸收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用扶贫资金入股企业,让贫困户不见羊见分红,扩大扶贫覆盖面,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此外,积极发展杂粮杂豆等产业,充分利用本地山区面积较大的地质优势,结合岱海保护“水改旱”项目的实施,把杂粮杂豆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扶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走进农民的房前屋后及庭院,你可看到郁郁葱葱的沙棘、大接杏、岱海秋红、李、梨、葡萄等果林,处处红、黄、绿点缀着凉城县的村村户户。发展文化旅游助力扶贫产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农家乐、牧家乐、生态旅游、体验型农业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和县内重点龙头企业的吸纳以及劳务输出,部分地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产业扶贫扛起了凉城大地脱贫攻坚的“大旗”。如今在凉城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元化渐成燎原之势,穷乡僻壤通往康庄大道的大门就此敞开,农产品的价值效益正逐渐得到释放,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更加稳健。

  乌兰察布日报社主办乌兰察布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15-0012乌兰察布新闻网乌兰察布日报 记者刘洋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17204711414
  • Q Q: 9566669
  • 微信: qq9566669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内蒙古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蒙ICP备11003757号  |  技术支持:凡上网络(v2023.2)  |   蒙公网安备15010202150171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